logo

新闻中心

大模型备案容易吗?

  1. 审核通过率低
    • 截至 2024 年 5 月,国内 305 个大模型中,完成备案的仅约 140 个,占比 45.9%。备案涉及语料安全、模型安全、服务安全等多方面的严格审查,企业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应对审核。
    • 备案审核流程繁琐,企业需先将材料提交属地网信办审核,通过后再上报中央网信办进行复审和技术评审。在此过程中,若材料不符合要求或模型存在安全隐患,备案就会失败,企业需不断修改材料或调整模型能力,直至符合审核要求。
  2. 材料准备复杂
    • 备案需准备大量材料,包括大模型上线备案表、语料标注规则、拦截关键词列表、评估测试题集、安全评估报告、模型服务协议等。这些材料不仅要内容完整、准确,还需符合最新政策要求。
    • 以安全评估报告为例,其包含语料安全评估、模型安全评估和安全措施评估等多方面内容,且需得出整体评估结论。此外,拦截关键词列表总数不少于 10000 个,要至少覆盖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》。
  3. 技术要求严苛
    • 企业需对模型进行全面安全评估,涵盖语料安全、模型安全、服务安全等方面。同时,要对模型进行性能测试、稳定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,确保模型在各种情况下稳定运行,不泄露用户隐私,不被恶意攻击。这些测试需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持,增加了备案难度。
    • 企业还需关注模型的透明性、准确性、可靠性等方面,明确评估方法、评判标准和结果,确保模型符合相关要求。
  4. 政策动态调整

    •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,相关政策不断更新完善。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变化,及时调整备案策略和材料准备方案。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大模型备案带来诸多困难。

备案的必要性

  1. 合法合规运营
    • 根据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等相关规定,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向公众提供服务前,必须履行备案手续。未备案的大模型无法公开向公众提供服务,企业可能面临警告、通报批评、罚款等处罚,甚至承担刑事责任。
    • 备案是企业合法合规运营的前提,有助于保障用户权益,提升企业的社会信用和形象。
  2.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
    • 备案制度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秩序,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。通过备案审查,能够筛选出技术实力强、服务质量高、合规性好的企业,推动大模型产业向高质量、可持续方向发展。

    • 备案还可以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安全管理,提高大模型的性能和安全性,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
企业应对建议

  1. 提前规划与分工
    • 企业应成立专项备案团队,明确技术、法务、运营等部门的职责分工。技术部门负责模型的安全评估和测试,法务部门负责审核材料的合法性,运营部门负责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。
    • 企业需提前了解备案的具体要求和流程,制定详细的备案计划,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,确保备案工作顺利进行。
  2. 借助专业力量
    • 由于备案材料复杂、审核严格,企业可考虑借助专业的备案服务机构。这些机构熟悉备案流程和要求,能够高效准备材料并提交申请,提高备案通过率。
    • 专业机构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,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,调整备案策略,降低备案风险。
  3. 持续跟踪政策
    • 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人工智能相关政策,及时了解备案要求的变化。可通过官方网站、行业协会、专业媒体等渠道获取最新政策信息,并根据政策调整备案材料和策略。
    • 企业还应建立政策跟踪机制,定期评估政策变化对备案工作的影响,及时做出相应调整。
  4. 加强内部管理
    • 企业需加强对语料来源的管理,确保语料的合法性和合规性。建立完善的语料标注规范和质量控制机制,确保标注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
    • 企业还应加强对模型的安全管理,建立健全的安全评估和监测体系,及时发现和解决模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。同时,要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,确保在服务过程中不泄露用户隐私。


X云擎技术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8148905161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