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主体资格:企业必须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,内资企业需为纯内资(外资占比≤49%,且需追溯至自然人或国有资本)。若为外资企业,EDI 许可证在试点地区(如北京、上海、海南、深圳)允许外资 100% 持股,但广东省暂未开放,外资占比仍需≤49%。
- 注册资本:
- 省内经营:ICP 和 EDI 许可证均需注册资本≥100 万元人民币(认缴制)。
- 跨省 / 全国经营:注册资本≥1000 万元人民币。
- 经营范围:营业执照需明确包含 “增值电信业务”“经营电信业务” 或 “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” 等相关表述。
- 专业人员:至少 3 名员工(含 1 名计算机专业人员),需提供近 1-3 个月的社保缴纳证明。
- 技术方案:需提交业务发展计划、技术方案及网络安全保障措施,包括网站安全制度、信息保密管理等。
- 网站要求:
- ICP 许可证:需完成 ICP 备案,网站内容符合法律法规(如不含新闻、医疗等前置审批内容)。
- EDI 许可证:网站需支持在线交易功能,如第三方商家入驻、在线支付等。
- 需提交《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》及通信网络单元的测评报告或风险评估报告,证明网站具备防攻击、数据加密等能力。
- 服务器需托管在广东省内,并提供接入商的 IDC/ISP 资质复印件。
- 外资企业申请 EDI 许可证需通过工信部审批,材料需包含外方投资者的商业登记证书、资信证明及股权穿透图(追溯至自然人或国企)。
- ICP 许可证外资占比需≤50%,且法人必须为中国籍。
-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可能随机安排实地检查,核实办公场地、服务器设备及人员资质。
- 在线提交: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务服务平台,同时勾选 ICP 和 EDI 许可证申请选项,上传电子版材料。
- 材料审核:地方通信管理局(内资)或工信部(外资)审核材料,5-10 个工作日内反馈补正要求。
- 实地核查:部分企业需接受现场检查(如人员、设备、安全措施)。
- 审批发证:审核通过后,30-60 个工作日内颁发许可证(外资企业周期可能延长至 3-6 个月)。
- 外资企业:60-150 个工作日(需工信部审批)。
- ICP 许可证外资占比≤50%,EDI 许可证外资占比≤49%(广东省非试点地区)。
- 外资股东需提供主体资格证明(如护照、营业执照)及公证认证文件。
- 若网站涉及新闻、医疗、金融等领域,需先取得对应行业的前置审批文件(如《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》)。
- 许可证有效期为 5 年,需每年 3-6 月进行年检,逾期未检可能被吊销资质。
- 外资企业:需额外咨询商务部或专业代理机构,确保股权结构符合要求。
电商平台:如天猫、京东需同时持有 ICP 和 EDI 许可证,确保在线交易合规。- 外资企业:某外资持股 40% 的跨境电商平台,需提交外方投资者的商业登记证书、股权穿透图及电信运营经验证明,经工信部审批后获得 EDI 许可证。
通过以上条件和流程,企业可高效完成 ICP 和 EDI 许可证的同时申请,确保合规经营。建议优先咨询专业机构或地方通信管理局,避免材料遗漏或政策理解偏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