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 年启动的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政策,目前外资企业可在以下地区申请 100% 控股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
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
开放业务:互联网数据中心(IDC)、内容分发网络(CDN)、互联网接入服务(ISP)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,以及信息服务中的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(互联网新闻信息、网络出版、网络视听、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)、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。
案例:空客中国、德电中国等外资企业已获批开展航空数据处理、网络安全服务等业务。
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
- 开放业务:与北京试点范围一致,重点支持数据跨境流动和算力服务。
- 案例:西门子数字医疗、汇丰金融科技等企业在临港新片区开展数字医疗、金融科技等业务。
- 特色:临港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推动数据跨境分类分级管理,吸引优三缔科技(Unity)等企业申请 IDC 和 CDN 牌照。
海南自由贸易港
- 开放业务:全面取消 IDC、CDN、ISP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等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。
- 案例: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、一诺离岸数据投资等企业获批开展供应链评价、跨境数据服务。
- 政策优势:海南自贸港的 “数据安全有序流动” 政策为外资提供制度保障,如国际数据产业生态园项目。
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
- 开放业务:与其他试点地区一致,重点支持智能制造、跨境电商等领域。
- 案例:西门子(中国)在深圳推出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,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- 区域支持: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提供国际数据专用通道和算力中心,助力外资企业落地。
- 试点依据:2024 年 4 月工信部发布的《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》明确四地为试点区域,取消外资股比限制。
- 历史对比:此前外资在增值电信领域持股比例上限为 50%,此次试点首次对港澳以外的境外资本开放 IDC 等核心业务。
- 行业影响:截至 2025 年 2 月,全国外资电信企业超 2400 家,较 2024 年增长 30%,试点地区成为外资进入算力、云服务市场的首选。
基础要求:
- 企业需为依法设立的公司,注册资本不低于 100 万元(全国性业务需 1000 万元)。
- 技术方案需符合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要求,例如海南对跨境数据流动实施分类分级管理。
审批流程:
- 通过工信部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提交申请,由地方通信管理局初审后报工信部审批。
- 北京、上海等地提供 “专班式” 跟踪服务,加速外资项目落地。
风险提示:
- 互联网新闻信息、网络出版等业务仍禁止外资进入。
- 数据跨境流动需符合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规,例如海南要求离岸数据处理需通过安全评估。